上证380成分股:关于此轮暴跌的深层逻辑解析

2021-07-30  
阅读数:182

自教培行业“双减”文件靴子落地,引发中概股教育板块团灭。A股不仅迎来了“黑色星期一”,更是遭遇了“惨痛星期二”、“一蹶不振的星期三”……

不禁让人联想到了春节后的暴跌情景,才没过半边,历史又要惊人的相似了?影响股市崩盘的深层逻辑是什么?你所理解的国运与国家和人民层面的国运有何偏差?“共同富裕”在其中扮演了何等重要角色?本文试图带你寻找答案。

本轮下杀不会导致行情终结:

自从上周五休市后宣布教培“双减”,这周至今,大A的脸就是血肿的。

周一的时候,外资开始拼命减仓,因为过去几个月中概股中的互联网平台公司不断被各种新政搅动,人家有点担心,也就索性都不玩了。

然后,周一晚间,美国证监会的人发出警告,要求中概股公司还要追加披露自己的业务会不会被中国国内各种政策打击。

这条消息一出,周二继续暴跌,而且外资继续是领头抛售的人。

可以确定的是,今年全局性刺激不会有了,后面就是拼命拉升科创领域和高端机械,再配合一些大基建维稳经济。

所以,下半年后面的结构性机会只会在这三个方向,其它的不要想了。

核心目的是,要赶在美联储真的收紧流动性并引发美股暴跌前,拼命让自己扶持的企业完成融资,以便后续进行产业升级,对抗美国。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近几个月我们自己不断给中概股上眼药水,其实也是要它们回来。

而且回的是大A,可不是港股,港股仅仅只是过渡罢了。

所以,整个行情的波动是必然的,因为,即使美国人不干什么,我们所做的事情也会放大整个市场的波动。

事实上,这还是有意为之,所以,股民亏钱也是必然。

接下去的行情,有几个关键点要分享:

先关注有形之手何时出手维稳——这个信号非常重要!

外资会不会终究拼命抛售的做法?——这是情绪指标。

整个盘面的修复起码1个月——要有耐心。

紧握我们此前分享了一段时间的主要赛道的方向。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赶在美股暴跌前,拼命让自己的企业融资来储备后面产业升级的子弹。这也就决定了,本轮下杀不会是年内所有行情的终结!

泥沙俱下时,找到低估值的金子:

如果以道氏理论衡量,过去20年,A股底部也在不断抬升,勉强可以称为牛市。

但波动之大,远超美国20世纪上半叶。

原因何在?

A股80万亿市值,相对房市600万亿的规模,后者大约是前者的7倍。对岸美股市值高达70万亿美元,可以说,房地产是中国主要的蓄水池,股票市场是美国的蓄水池。

如果说国内资产市场的主河道是房地产,A股只是主河道旁的一条小溪:退潮时,A股往往干涸的最快,涨潮时,A股往往涨的最凶。

这就是A股市场为什么总是大起大落的核心原因。

这个现实在未来五年会不会改善?

虽然三道红线和新“搬开三座大山”之后,房地产市场会逐渐冷却,不冷却也不行,国内居民已经加不动也不能继续加杠杆了。但股票市场离小溪长成大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至少在10年内不可能。

供给持续边际扩增、流入流出资金起伏巨大,一个大起大落的牛市,一个高度分化的牛市,会不会是大家所期望的长牛呢?

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近几天A股大跌,市场一片“熊”声。现在这个分化市场,肉眼可见的是,下半年各股将更加分化,与其讨论牛熊,不如在这个泥沙俱下之时,找到真正的价格低估的金子。

A股的投资逻辑变了:

股灾来了,这是周末事件的后遗症,更是市场对A股,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甚至中国投资环境重新审视的结果,影响无疑是极其深远的。

首先我们得承认一点,市场恐慌了。

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得重新去审视,在A股投资,或者说是投资任何中国资产,都可能遭遇的这种政治性风险。

更糟心的是,这种风险是完全不可控的,无论你之前对企业,对行业研究的多透彻,都没用。那么对于很多人来说,只能选择放弃。

对于没办法脱离的资金来说,比如国内的公募私募,以及个人投资者而言,他们怎么办呢?

只能接受这种大环境,但他们都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持仓是不是会有违政策大方向,要不要调仓?尤其未来的投资,更是必须把这个因素加进去?

经过这一次事件,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两点共识了:

1.从教育、金融、互联网等方向转变硬科技、制造业。不再强调提升第三产业比重。从之前学习美国模式,到当下偏向德国模式制造强国

2.从效率优先到当先兼顾公平,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切有碍于公平、分配不均的都将面临改革。简要两个策略:削峰(反垄断)、填谷(扶贫、提升工人收入水平)。

这两个大转变,对各行各业也会有大影响:

医疗服务、互联网、金融等服务行业的代表,都会受到冲击;

硬科技、制造业方向会受到支持,比如新能源,包括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半导体、军工等会更受追捧。

但如果时间拉长看,可能也没有那么的极端,像医药,消费,依然是优质的赛道。

消费就不用说了,难道你要制止消费者去消费,还是要搞价格的管制,重回计划经济时代吗?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医药的管制可能会多一点,但是不要忘记了,医药行业现在其实也挺艰难的,之前的高利润已经被集采给打掉了,现在的创新药赛道也非常拥挤了,他们也很不容易的,难道真是要把他们打死?

中国还要大力的发展医药产业,难道我们真的就想让马儿去跑,但是不给马儿吃草?这明显是不合理的。

承袭社会的逻辑被打破:

从上周五开始密集出台的政策,从课外教育辅导、到互联网平台经济,甚至连带医美、白酒、食品饮料、银行、金融地产……这些行业,要么是服务业,要么是金融与地产行业,要么是与这些相关的行业。

说到底,这些行业不仅不会有助于打破“承袭社会”的怪圈,相反会加速中国滑入“承袭社会”的诅咒。这些都是“腐朽的过去”。

“承袭社会”与“腐朽的过去”这些逻辑,资本市场的玩家都是再清楚不过的,所以这两天的行情,已经不再是普通的黑天鹅,甚至连恐慌都不足以形容——他们是在砸盘,在清仓,在逃命。

广义来讲,不论是互联网、金融、地产、食品饮料……这些行业,都是在过去40年中间借助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赚到钱的一群人;

但是,赚到钱的人会希望一直赚下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样,整个社会就必然陷入一种“承袭”的模式。

当一个人通过劳动获得的财富无法超过通过继承资产来获得财富的时候,承袭社会就会不可避免地到来。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如果落入“承袭社会”的陷阱,那么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最典型的两条就是:

1 贫富分化加剧,且无法扭转

2 经济增长乏力,所有刺激政策失效

而这两者又会形成恶性循环:由于经济增长乏力,所以没有新的增长点,也就没有新的致富机会,导致占据财富的将永远是固定的那一群人,这就又反过来加剧贫富分化……

像日韩,经济高速增长了几十年,财阀垄断了国家的财富与资源,然后制造暴跌,套牢中产,自此步入承袭社会——低欲望、无为、颓废、躺平、内卷、拜金等文化盛行。

如何打破承袭社会的恶性循环?

一靠科技,二靠人口。

科技是承袭的大敌。每一次科技革命,新的技术与生活方式的兴起,都取代了老的生活方式下的财富人群。所以科技革命从结果上都是财富的转移。

此外,人口更是承袭的天敌——一个倒金字塔式的人口结构必然导致几世几代的财富集中到一个人头上;而一个正金字塔的人口结构天然会使得财富在传承过程中分散化。

曾经有一位私募大佬讲过:

A股的公司,从长期来看有90%都是要清零的。

先前,我们可能不知道哪些公司会清零,但是经历了刚刚过去那个兔起鹘落的周末以及连续暴跌的这两天,哪些公司会清零,恐怕大多数人心里已经有数了。

而此时此刻,作为投资者,最大的风险已经悄然改变,那就是:你所理解的国运,与国家和人民层面上的国运,开始分道扬镳,并渐行渐远!

“共同富裕”有多重要?

短期来看,我们不会进入像日本、香港那样的零增长存量市场。不过经济增量掉下来也是迟早的事情。

一旦进入存量市场也就意味着内卷和分化。

日本的匠人精神就是内卷的产物,80%的收益是通过最初20%的付出获得的。

而分化问题的根本原则是,蛋糕做不大的情况下,富人赚的钱都来自穷人的口袋。比如,香港大多数人都在为李嘉诚打工。

长此以往,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死亡。所以,我们才会急于破局。

具体来说,一是用技术创新、机制改革来做大蛋糕;二是用共同富裕、反垄断来分好蛋糕。

共同富裕是一个很关键的词汇,它决定了人民的幸福指数,更与年轻人生孩子的意愿息息相关。

前段时间关于“三孩政策”沸沸扬扬的讨论涌现了年轻人关于“躺平”、“不婚”等决绝的词汇,这必然是社会发展不愿意看到的。

年轻人才是国家的希望。

所以,当龙头们没有土壤搞垄断,当年轻人不再被996剥削时间和自由,当适婚男女不再忌惮高房价带来的困扰,当家长不用徘徊于课外培训而沉迷“鸡娃”………共同富裕才算看到了希望吧。

这也是这一轮动暴跌的深层逻辑所在,在新的发展关口,阻碍了“共同富裕”,都将被铲平。

其实,近期中概股、A股、港股的大跳水,几乎都与政策相关。投资者当前最大的焦虑,针对教育行业的监管政策会不会蔓延到医疗、白酒、游戏、互联网等其他行业。东吴证券给出的看法是,除了教育和互联网,政策不会蔓延。

行业监管的重点方向是,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及反垄断。投资者要思考,哪些行业处于这些重点方向上,哪些行业不是。

无序发展的服务业是监管的重点,制造业还是政策支持的方向。投资者应该把重心放在行业基本面和企业盈利的前瞻判断上。历史证明,股票价格的顶部和底部都发生在距离行业景气度高点和低点不远的地方。

来源:资本市场50人论坛



(以上就是关于“上证380成分股:关于此轮暴跌的深层逻辑解析”的全部内容。文章来源:配查查,本文地址:http://www.zhehuidb.com/news/gupiaopeizipingtai/5662.html)

  • 无查询结果